人生就像一本書,從行事開口前的策劃,到個人形象態度的展現,再到優點劣勢的反省增減,真是時刻用得到編輯力。史上最強多而手 咱們先從出版社的編輯入手,看看要做出一本書來,都要做些什么事吧。當下的出版環境變化,編輯的工作范圍也跟著變得更為廣大。取材、策劃、約稿、催稿、編輯實務、校稿、營銷、發行、聯系作者,一切流程本質上與過去相同,但是每一項工作都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隨性而為,
文| 馬新莉
人生就像一本書,從行事開口前的策劃,到個人形象態度的展現,再到優點劣勢的反省增減,真是時刻用得到編輯力。
你一定在電視電影中看見過“編輯”的形象:穿著Prada 的時尚女魔頭主編,叫囂乎東西,隳突乎南北,屁股后面跟著精明能干又漂亮的年輕女編輯,天天忙著給衣服和模特拍大片,接見大品牌代表,把時尚玩弄于股掌之中;或者《編輯部的故事》里那些寫酸文編酸文印成雜志的人,總以“人間指南”為己任,在格子間里揮斥方遒;或者你追著看的《明朝那些事兒》和《盜墓筆記》,怎么就把連載的博文變成了一套書呢?
編輯是什么?恐怕沒人用一句話說得明白。但以上這些編輯的相同之處在于——必須有旺盛的好奇心,最好對所有事情都感興趣;編輯沒有所謂的專精領域,編輯是外行人的代表;編輯一定要勤快,要有執行力和即時反應能力……
是不是總有一條戳中你心?
編輯力的涵蓋范圍超乎某種職業的限定。激發好奇心、克服外行思維、在有限時間內讓方案落地執行、維護好核心人脈資源,這些都是我們在工作中應當努力學習的技能。
所以,說一句并不過分的話——得編輯力者,得天下。
史上最強多面手
咱們先從出版社的編輯入手, 看看要做出一本書來,都要做些什么事吧。
當下的出版環境變化, 編輯的工作范圍也跟著變得更為廣大。取材、策劃、約稿、催稿、編輯實務、校稿、營銷、發行、聯系作者,一切流程本質上與過去相同,但是每一項工作都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隨性而為, 必須重視時間和成本, 在一定的管理之下進行。
策劃 編輯會議通過了新的策劃,接著就必須做出正式的策劃案, 將作者、書名、出版目的、讀者對象、預測印量等資料, 連同編輯所構思的文案等向公司提報, 基本上策劃案就此成立, 可以邀作者寫稿了。但是編寫策劃案往往是臨陣磨槍,考驗編輯的學識。
約稿 接下來是找作者寫書。編輯必須想辦法說服作者, 但對方若遲遲不肯答應,那就麻煩了。編輯必須動用諸如“讀者多么期待這本書”、“能獲得多少讀者”或是“ 寫這本書多有意義或價值” 等說辭, 非讓對方點頭說“ 好” 不可。這時候, 編輯就需要具有擅長推銷的商人口才,或是讓人不知不覺信服的辯才。
催稿 寫書很辛苦,很少有人覺得是件輕松樂事, 因此很容易拖稿, 這時編輯就要催稿了。能否高明地催稿, 讓作者如期完稿, 就看編輯的本事了。催得太緊, 會壞了作者的心情;可是截稿期限在即, 只是婉言相勸, 工作又無法如期完成。究竟該如何拿捏, 這也是編輯要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, 像地下錢莊逼債那樣逼稿,更難成事。
付印 作者好不容易如期交稿,緊接著就是把原稿印成書籍的工作。想要什么樣的版面, 插圖及照片怎么放, 制作目錄, 擬小標題, 裝幀方式, 一切都考驗編輯的判斷和見識。本來這時候應該是最輕松的時間, 其實不然, 工作流程往往掐得很緊, 不如想象中悠閑。然后是聯系作者校稿, 無數的即時作業等在后面,往往需要專業的判斷。
營銷 終于出書了,接下來要讓更多讀者讀到。要搞營銷活動,請人寫書評,拜托書店把書擺在顯眼的位置。此時等待著編輯的是類似廣告公司的工作。
然后, 努力未必都有幸運的結果,書的銷售情況往往不如預期。還有, 和作者的關系該如何進展? 請他再接再厲寫第二本書, 還暫時停筆一段時間, 都是煩惱的人際關系課題。
......(未完,請點擊下方“在線閱讀”)